在 2025 年的 A 股市场,一个令人瞩目的数据变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与市场研究者的目光 —— 两融余额创下历史新高。截至 9 月 1 日,A 股市场两融余额飙升至 22969.91 亿元,融资余额也达到了 22808.29 亿元,双双超越了 2015 年 6 月 18 日所创下的历史纪录,标志着 A 股市场在资金活跃度方面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回顾 A 股两融余额的历史走势,其波动轨迹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反映着市场情绪与宏观环境的复杂交织。自 2015 年上半年那一轮牛市中两融余额快速攀升,在 2015 年 6 月 18 日触及 22730.35 亿元的次高点后,便因市场调整而急剧下降。随后几年,两融余额在市场的起伏中曲折前行,于 2019 年 2 月 1 日探至区间低点 7169.51 亿元。此后,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投资者信心的缓慢修复,两融余额开始震荡上行。尤其是进入 2025 年,在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增长态势愈发明显,直至 9 月 1 日成功登顶,创造历史。
今年以来,A 股融资余额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累计增加额高达 4266.84 亿元。这一增量背后,是市场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行业层面来看,电子行业成为融资资金的重点流入方向,融资余额增加额超过 950 亿元。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电子行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5G 通信、半导体、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蓬勃发展,众多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借助融资杠杆布局其中,以期分享行业成长的红利。
在个股方面,融资资金的流向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新易盛在今年成为 A 股市场融资净买入金额最大的股票。新易盛作为光通信领域的佼佼者,受益于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以及 5G 网络建设的持续推进,其在高速光模块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上表现卓越,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业绩增长强劲,这无疑对融资投资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牧原股份则成为融资净卖出金额最大的股票,或许是由于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波动、市场供需格局变化以及成本压力等因素,使得部分融资投资者选择减持或卖出该股票以规避风险。
近期 A 股市场两融交易活跃度空前高涨,从 8 月 11 日至 9 月 1 日,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额的比例连续 16 个交易日超过 10%,9 月 1 日更是达到了 11.66%。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中杠杆资金的积极参与程度,大量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业务,以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更大规模的交易,在增加市场交易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与活跃度。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在 9 月 1 日为 2.42%,尽管与 2015 年 2 月 10 日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额比例达 22.23%、2015 年 7 月 3 日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例达 4.73% 的历史高点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这也从侧面表明当前市场杠杆水平尚未达到过热状态,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两融余额的大幅增长,背后有着深层次的驱动因素。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国内经济在政策的精准调控下,呈现出持续复苏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 A 股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企业盈利状况逐步改善,使得投资者对市场未来走势充满信心,进而敢于借助融资融券工具加大投资力度。
政策层面,监管部门为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例如,优化融资融券业务规则,放宽融资融券标的范围,降低融资融券交易成本等,这些政策举措降低了投资者参与两融交易的门槛与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两融市场。同时,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鼓励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方向,这也促使融资资金更多地流向相关行业的优质企业。
市场层面,随着 A 股市场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提高,市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境外资金持续流入,国内居民财富配置结构逐步向资本市场倾斜,为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此外,今年以来 A 股市场行情整体表现良好,主要指数震荡上行,赚钱效应显著,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使得更多投资者愿意通过融资融券业务参与市场交易,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
A 股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对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大量杠杆资金的涌入,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与活跃度,推动了市场交易的繁荣。资金的流入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与资金支持,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关注 A 股市场,包括一些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资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市场向上发展。
然而,两融余额的大幅增长也并非全然没有风险。当市场处于上涨行情时,融资资金的大量涌入会进一步推高股价,形成正反馈效应,但一旦市场行情出现反转,融资投资者面临的亏损压力将被放大,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恐慌性抛售,从而加剧市场的下跌幅度。融券业务方面,若融券规模过大,可能被部分投资者用于恶意做空市场,扰乱市场秩序。此外,过高的两融余额也意味着市场整体杠杆水平较高,一旦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展望未来,A 股两融余额的走势仍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预期与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左右两融资金的流向。政策层面,监管部门对于融资融券业务的政策调整以及资本市场整体的改革举措,将对两融市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市场层面,随着 A 股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境外资金的流入规模与投资风格的变化,以及国内投资者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都将为两融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投资者在面对两融余额创新高这一市场现象时,需要保持理性与谨慎。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两融业务带来的投资机会,合理运用融资融券工具,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目标,优化投资组合,提升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要高度警惕两融业务所蕴含的风险,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的变化,加强风险控制,避免因过度杠杆化而遭受重大损失。
A 股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是当前市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反映了市场的活力与投资者的信心,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在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中,投资者与监管部门都需要积极应对,把握机遇,防范风险,共同推动 A 股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